有些东西,就像你前女友的微信,你以为早就删了,但总会在某个深夜,被算法精准推送到你的“可能认识的人”列表里,然后给你来一记精神重拳。
童年IP,就是游戏圈的这个“前女友”。
你以为你早就毕业了,早就和那些幼稚的东西说了再见,一头扎进了生活的屎尿屁里。但游戏厂商们不这么认为,他们坚信,你内心深处,永远是那个守在电视机前等大风车的小屁孩。
果不其-其然,轮到那块黄色多孔小方块了。《海绵宝宝:潮汐巨神》,试玩版上线,明码标价122.4元起,准备收割你那点所剩无几的童年滤镜。
这事儿,魔幻么?一点也不。
这甚至不是商业,这是当代互联网的某种行为艺术,艺术的核心就是告诉你:所有的情怀,最终都会变成KPI。所有的眼泪,都能换算成流水。
今天我们不聊游戏好不好玩,那太肤浅了。我们聊聊,为什么我们的童年,正在被做成一场又一场付费删档测试。
讲白了,不就是那点事儿么。
1.
首先,我们要明白一个残酷的现实:做原创IP,在今天的游戏圈,约等于自杀。
一个全新的世界观,需要多少美术去画?多少文案去写?多少钱砸下去做宣发,才能让玩家记住一个他妈都不知道是谁的主角?这里面的风险,比4000点冲入A股还大。老板们晚上睡不着,不是因为游戏没做完,是怕做完了没人玩,钱打了水漂,自己要去天台思考人生。
但童年IP就不一样了。
这玩意儿是游戏圈的“硬通货”,是自带流量的“天选之子”。海绵宝宝需要做市场调研吗?需要么?全世界有多少人不知道这块黄色的海绵和那颗粉色的海星?这IP的国民度,可能比某些国家的总统还高。
用这种IP做游戏,在立项的那一刻,风控模型就已经笑开了花。市场成本?几乎为零。用户教育?完全不用。他们要做的,就是把这个黄色的东西,放到Steam商店页面上,然后等着我们这帮“老男孩”、“老女孩”们,一边骂骂咧咧,一边点下购买按钮。
这根本不是在做游戏,这是在做金融产品。一个以我们共同记忆为底层资产的、风险极低的、收益稳定的金融产品。
我们买的不是游戏,是赎罪券,是给自己被社会毒打了一天的灵魂,买一个暂时回到过去的幻觉。
游戏厂商,就是卖幻觉的。而且是批发。
2.
其次,我们再看产品本身,你会发现一种工业化的、毫无灵魂的“正确”。
官方介绍怎么说?“飞行荷兰人和海神争斗”、“比基尼海滩陷入危机”、“海绵宝宝和派大星拯救世界”。
(插一句,你有没有发现,所有这种怀旧IP游戏的剧情,都突出一个糊弄学?反正世界永远在毁灭,主角永远在拯救,换个皮就能再卖一遍。)
再看玩法:“无缝切换海绵宝宝、派大星”,“独特的平台闯关技能”,“挑战强大头目”。
这些词,你把主语换成任何一个动漫IP,是不是都毫无违和感?《XX侠:都市危机》、《XX总动员:寻宝之旅》、《XX超人:宇宙大战》……是不是瞬间就有内味儿了?
这就是所谓的“玩法checklist”。
平台跳跃?有。双人切换?有。Boss战?有。收集要素?肯定也得有。
就像一个三流导演拍电影,爱情片就必须有雨中分手,动作片就必须有飞车爆炸,恐怖片就必须有jump scare。所有元素都是对的,但组合在一起,就是一盘用料理包做出来的预制菜。
能吃,但没有锅气。没有惊喜,甚至没有惊吓。
最骚的是预购奖励——“露屁宝宝”和“光溜溜派大星”。
这操作真的绝了。这已经不是在卖游戏了,这是在卖梗,在把我们当年看动画片时会心一笑的瞬间,精准地提炼出来,然后打包成一个DLC,告诉你:想找回当年的快乐吗?加钱。
这是一种颗粒度极细的情绪收割。他们甚至懒得去创造新的快乐,直接把我们记忆里的快乐,挖出来,再卖给我们一次。
这真的很重要。我是说,这事儿真的、真的很重要。它标志着,游戏内容本身已经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“你为什么会买”这个行为本身。
3.
最后,我们看看这游戏的配置要求。
推荐配置,RTX 3060 / RX 6600XT。
一个卡通渲染的、主角是海绵和海星的、平台跳跃游戏,需要3060?
我不知道是该佩服他们对画质有着宗教般的追求,还是该吐槽他们的优化,大概率还停留在PPT阶段。
这背后藏着的,是更深一层的傲慢。
他们知道,买这游戏的,主力军是谁?是我们这帮80后、90后。我们是被PC硬件和3A大作PUA了十几年的一代人。我们的电脑里,谁还没个30系、40系的显卡?
这个配置要求,本身就是一种用户筛选。它精准地剔除了那些还在用核显玩4399的小朋友,直接对准了我们这些有消费能力、又被情怀绑架的“成年巨婴”。
122.4块钱,贵吗?对一个独立游戏来说,不便宜。对一个3A大作来说,洒洒水。但对于买一份“童年回忆”来说呢?
这定价就非常鸡贼。它刚好卡在你觉得“有点小贵”,但咬咬牙“也不是不行”的心理阈值上。它在用价格告诉你:这不是给小孩子的玩具,这是一个给成年人的、带有收藏价值的“数字手办”。
说真的,这事儿就离谱。
他们把我们的童年从记忆里拽出来,进行工业化包装,贴上一个不高不低的价签,再用一个看起来很“主流”的配置要求,赋予它一种该死的“正统感”。
整个流程,从立项到定价,充满了算计,充满了对人性的洞察,唯独可能缺少了一点点对游戏本身的热爱。
我们到底在期待什么?
或许,我们只是想在某个下午,重新体验一次当年无忧无虑的快乐。但厂商递过来的,却是一份冰冷的商业合同,上面写着:快乐可以,先付费。
这或许就是成长的代价吧……你以为你在消费游戏,其实是游戏在消费你。消费你的过去,透支你的未来。
所以,当这个黄色的海绵对你微笑时,你看到的究竟是童年,还是账单?
我不知道。
我只知道,毁掉童年最好的方式,就是把它明码标价。
而这场拍卖会,才刚刚开始。
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,倡导健康、正面的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修正需求,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兴泊证券-可靠股票配资公司-网上股票配资-实盘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