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红军必败!"1935年初,蒋介石在南京的军事会议上拍案断言。此时中央红军刚经历湘江惨败,从8万人锐减到3万。国民党《中央日报》头版宣称:"共匪已成瓮中之鳖"。但谁也没想到,一个月后,娄山关的悬崖峭壁上,彭德怀正指挥一场教科书式的逆袭。黔军将领柏辉章自信满满:"娄山关天险,红军插翅难飞!"他忘了,红军最擅长的,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。
二渡赤水后,毛泽东的战术像下围棋:看似退让,实为布局。彭德怀的红三军团正面强攻娄山关,战士们的绑腿浸透鲜血,却没人发现一支小队正从侧面的绝壁攀援而上——那是当地猎人才知道的羊肠小道。当黔军发现背后出现红军时,溃败已成定局。此战缴获的机枪让红军第一次有了像样的火力,被俘的3000黔军中有半数选择加入红军。蒋介石在日记里写道:"娄山关之失,如鲠在喉。"而遵义城里的穷苦百姓,正把热乎的红薯塞进红军战士的怀里。
捷报还未传遍全军,新的危机已至。1935年9月,红军北上至腊子口,这个甘肃隘口两侧是百米悬崖,国民党鲁大昌部在隘口架起机枪,子弹像铁幕般封锁通道。林彪派出的突击队伤亡殆尽,连炊事班都拿起了菜刀。更可怕的是政治危机:若不能打开北上通道,张国焘的"另立中央"就将成为事实。夜色中,指挥部的马灯照得林彪脸色发青,而毛泽东的烟头,在黑暗中明明灭灭。
转机来自一个身高不足1米5的"红小鬼"。这个贵州籍小战士说能带人爬上悬崖,因为他从小跟着苗民采药。当突击队员用绑腿结成绳索,像壁虎般贴着岩壁移动时,守军还在对正面佯攻的红军大笑。凌晨三点,手榴弹从头顶倾泻而下,国民党军到死都不明白,红军难道是飞"下来的?此战后,红军终于打通北上通道,而那个用生命开辟道路的小战士,连张照片都没留下。
1935年5月,金沙江畔的危机比娄山关更甚。洪门渡、龙街渡的尝试接连失败,7个师的追兵距我军仅三天路程。刘伯承的干部团却上演了长征最精彩的"变装秀":穿着国民党军服大摇大摆走进皎平渡哨所,哨兵还敬礼说"长官辛苦"。但当他们找到的7条破船要渡3万人时,连周恩来都捏了把汗。更讽刺的是,对岸守军每天准时鸣枪"报平安",浑然不觉红军正在眼皮底下渡江。
有人说长征是"溃逃",可哪支溃军能完成368天日均74里的急行军?哪支败军能在24条江河、18座雪山、30次战役中越战越强?彭德怀的正面强攻、林彪的奇兵突袭、刘伯承的精密调度,这些战术背后是更深的智慧:当国民党军在计算弹药消耗时,红军在计算民心向背。蒋介石的德国顾问团永远想不通,为什么地图上被标记"歼灭"的红军,总能像火种般重生。
当现代人开着导航还会迷路时,当年红军靠手绘地图走出长征路,这是军事奇迹还是绝境求生?如果今天让你选择:是当拥有飞机坦克的"国军精英",还是做穿草鞋啃树皮的红军战士,你会怎么选?(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,点赞最高的送《长征》电子书一套)
兴泊证券-可靠股票配资公司-网上股票配资-实盘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